具有发改委立项用途的工程咨询资格证书,甲级资质,专业:农业_轻工_机械_建材_建筑_电子_纺织_化工_医药
老木一支笔 可行性研究分析/申请报告着名品牌
首 页 | 机构介绍 | 专家团队 | 政策研究 | 工程咨询 | 可行性研究报告 | 项目申请报告 | 项目评估报告 | 商业计划书 | 行业研究 | 业 绩
农业| 林业| 轻工| 食品| 机械 | 能源 | 化工 | 医药 | 电子 | 纺织 | 汽车 | 钢铁 | 冶金 | 建筑 | 建材 | 市政 |环境 |旅游 |物流 |服务
16年来,为何全国30多个省市区上千家企业,委托我们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资金/项目申请报告?
因为我们:有实力,品牌硬,讲信誉!因为我们:创建的历史长,全国的分部多,做过的案例多!
因为我们:资质高,专业多,业务广!因为我们:权威性高!通过率高!成功率高!更超值划算!
老木一支笔,顶级甲级资质工程咨询单位!具有发改委颁布的甲级工程咨询资质证书.
专业:农业,轻工,食品,机械,建筑,建材,医药,化工,冶金,旅游,电子,纺织,能源,市政,人防,节能,综合等.
已累计完成全国30多个省市区上千家企业项目,协助企业成功获得征地立项,政策扶持,财政资金,融资合作.
我们已经完成的可行性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资金申请报告|项目建议书涉及行业如下:
房地产开发:住宅-写字楼-商业地产-工业地产-产业园区 旅游开发:度假村-生态旅游-酒店-娱乐休闲-观光
工业制造:轻工-冶金-钢铁-机械-设备-电子-服装-纺织-建材-汽车 食品饮料:食品-酒类-保健品-果蔬饮料
农业产业化:种植-种子-饲料-蔬菜-食用菌-农机-粮油-经济林-花卉-苗木-果品-畜牧加工-饲养-水产-养殖
化工医药:橡胶-塑料-轮胎-石化-润滑油-化肥农药-生物工程-医药-中草药-新药制药-保健-医疗器械-医院
能源开发:煤炭-电力-水电-火电-风电-太阳能-沼气-生物柴油-电池 基础设施:市政-园林-交通-水务-环保
科技&专利:IT技术-网络产品-高科技术-专利实施 贸易&服务:商业-外贸-教育-学校-金融-文化-体育-传媒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政策
各地政策 --

许昌市现代物流重点产业转型发展规划 (2018—2020年)
老木一支笔 浏览量:2728 关键词:现代物流重点产业 进入:http://www.baogao365.com
立足山东,联动安徽、山西、青海、新疆,服务全国!
已累计为全国30多个省市区,上千家企业及投资创业者,
协助成功获得了立项、征地、上市、资金、投资、融资!

现代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贯穿一二三产业、衔接生产与消费的复合型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十三五”服务业四大主导产业之一。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国民经济竞争力和建设生态文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我市发展现代物流业具有独特的区位交通优势、坚实的产业基础、广阔的市场空间、良好的发展环境和重大战略平台的支撑,有基础、有优势、有条件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特别是随着产业转型、城乡居民消费升级和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冷链物流、快递物流、电商物流已成为我市最具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随着国务院、省政府一系列支持现代物流业转型发展政策的陆续出台,我市现代物流业迎来了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

为了加快推进我市冷链物流、快递物流、电商物流等重点产业快速、健康、规范发展,带动现代物流业加快转型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意见》(国办发〔2017〕29号)、《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打好转型发展攻坚战实施方案〉的通知》(豫发〔2017〕18号)和全省现代物流业转型发展工作会议统一部署,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发展基础与现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冷链物流、快递物流、电商物流等现代物流业转型发展,着力推进物流园区和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进和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大力发展特色行业物流,全市现代物流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1.产业规模持续扩大。2016年,全市社会物流总运输量达到8116万吨,同比增长26%,现代物流业完成增加值99.7亿元,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12.2%,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4.2%。物流业已经成为服务业的龙头产业之一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冷链物流、快递物流、电商物流等重点产业快速发展。冷链产品经营规模达到185.5万吨,同比增长18.5%,鲜易控股集团已在全国布局了7个一级冷链物流园区和22个二级物流园区,冷链物流服务覆盖229个城市;快递业务量达到2348万件,同比增长78%;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409.6亿元,同比增长28.6%,其中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1.2亿美元,同比增长9.8%,全市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稳居全省第2位。

2.物流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目前,全市基本形成了以铁路、公路为依托的综合运输体系,现有京广高速铁路、京广铁路、三洋铁路、平禹铁路等干支线铁路和地方铁路,境内京广铁路沿线有6个铁路货运站(包括三洋铁路许昌站);公路通车里程达930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79公里,国省道干线公路658公里,农村公路8370公里,拥有高速公路4条、国道2条、省道9条,已形成以干线公路“二纵二横”为主骨架的公路网络。铁路建设有序推进,京广高速铁路建成通车拉近了许昌与“京津冀”和“珠三角”我国两个经济发展龙头地区的距离,许昌毗邻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郑州国际机场许昌异地候机楼已建成运营,郑万高铁、郑合高铁、三洋铁路正在加快建设,与郑州航空港交通直接对接的许港快速通道、国道107改建、专用物流通道忠武大道、郑许城市快轨项目等重大项目已开工建设。这些项目建成投入运行后,将实现与郑州航空港的无缝对接,使许昌作为郑州综合交通南枢纽的地位更加凸显,综合运输体系和功能更加完善。

3.平台载体建设成效显著。物流园区集聚效应明显增强,中原国际农产品物流港、万里综合物流园、众品冷链物流园、群发农产品物流园、万家中药材物流园、跨境电商产业带、阿里巴巴发制品综合性仓库及长葛大型钢材物流园、豫储机械物流园、大周金汇废旧金属物流园等重点物流基础平台项目加快建设,不断提升功能,其中:阿里巴巴发制品综合性仓库已成为阿里巴巴在全国唯一的发制品中转仓。基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送通信等信息技术开发的鲜易网及“冷链马甲”、农批智慧平台、“金汇拉货宝”等物流综合信息平台建成投用,并不断扩大覆盖范围,其中:鲜易“冷链马甲”已成为全国行业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冷链资源交易平台,“金汇拉货宝”已覆盖全国主要节点城市废旧金属回收站点。大通关建设取得实效,许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挂牌开检,许昌海关开关运行,许昌保税物流中心进口保税、出口监管“两仓”建设已完成,成为物流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信息化、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支撑。

4.市场主体逐步壮大。全市现有物流企业1600多家,拥有鲜易控股集团、万里运业集团、天和(冷王)蔬菜、群发实业、响当当速冻食品、万家中药材、世纪香食用菌、花艺和建业花卉苗木、胖东来和胖子店连锁超市等一批冷链物流龙头骨干企业。其中:鲜易控股集团旗下的鲜易供应链公司和众荣物流公司先后获得“中国冷链管理示范企业”、“4A级物流企业”、“五星级冷链物流企业”等资质荣誉,2016年度在行业排名中,分别名列全国第2位和第11位;万里运业集团是国家一级运输企业、“4A级物流企业”,是全国最大的公路运输企业,在全国物流界有“3K跑天下,豫K为最大”之称(3K车牌号为豫K、皖K、桂K)。全市应用电子商务的企业已超过4000家,国际国内知名电商企业阿里巴巴、京东、敦煌网等已入驻许昌。其中:涉及跨境电商经营企业突破800家,通过阿里巴巴国际网站、速卖通、亚马逊等平台,面向欧美、非洲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发制品、蜂产品、陶瓷等产品;金汇物流公司已成为全国性的电商物流企业,年废旧金属及制成品交易量已突破400万吨。

5.物流装备制造发展势头强劲。我市在冷藏、监控追溯系统、自动化分拣、加工包装等冷链装备领域具有较强的研发制造能力。森源重工公司已具备2吨、7吨冷藏车生产资质,并已引进并开工建设总投资60亿元的沃特玛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专业从事电动冷链物流配送车辆研发制造;河南统一电器公司生产的冷冻冷藏展示柜、PLC并联制冷机组、大型速冻隧道装置、系列化装配式冷库、“最后一公里”多层温冷藏配送三轮电动车等产品具有较高知名度,目前正与德国克莱斯车辆制造公司合作制造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全程温控智能冷藏车、移动冷库等冷链设备;中铁联运国储物流公司拟在许昌布局的公铁多式联运罐式集装箱等物流装备制造项目正在积极运作之中。

6.业态模式不断创新。“互联网+高效物流”、“物流+金融”、“物流+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多式联运、甩挂运输、共同配送等先进运输组织方式发展迅速,多业联动、跨界融合发展趋势日益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我市已成为全省现代物流业转型发展首批2个标准化、智慧化试点城市之一。

(二)存在问题。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虽然已取得一些成效,特别是冷链物流、跨境电商物流发展已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但还存在一些短板和问题:一是基础设施网络不健全,多式联运配套衔接不畅,物流基础设施不足,特别是末端低温加工配送、产地预冷集疏等冷链物流设施和快递集疏、分拨等快递物流设施建设亟待加强;二是物流服务体系不完善,供给水平不高,冷链物流产业链条不完整,“小、散、乱”、“碎片化”和缺链、断链现象普遍存在,覆盖地域和品类范围小,物流企业多以运输和仓储粗放经营为主,高层次、综合性的物流服务供应不足;三是企业整体竞争力不强,规模小、层次低、实力弱的问题突出,尤其是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业发展滞后;四是整体上物流信息化、标准化程度不高,自动化装备应用程度较低;五是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投资回收周期长,物流运营成本高;六是物流从业人员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高端人才缺乏。

(三)面临形势。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产业分工持续细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居民消费升级加快,新技术、新业态发展迅速,物流业呈现出网络化、国际化、融合化、专业化的发展竞争态势。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已进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关键时期。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物流业转型发展提出新要求。现代物流业贯穿一二三产业,连接生产和消费,既是生产环节的供给侧,又是消费环节的需求侧,涉及领域广、发展潜力大、带动作用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现代物流业必须按照需求导向、市场导向转型升级,着力扩大冷链物流、快递物流和电商物流等中高端服务供给,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

2.“一带一路”战略为加快物流业发展创造新机遇。国家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赋予河南自贸区建设“两体系一枢纽”的特殊使命。我市作为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枢纽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更加凸显,与沿线国家和相邻地区的互联互通效应持续提升,国际供应链物流和中转联运物流需求快速增长,为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

3.新一轮科技革命为物流创新发展提供新动力。现代物流业转型发展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重要方式。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供应链管理方式创新和多式联运加快发展,为现代物流业融入产业链、优化供应链、重塑价值链,提高生产经营和流通效率,提供了强劲支撑。

4.居民消费升级为物流需求拓展广阔新空间。现代物流业是保障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随着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便利化、高品质、安全性产品和服务的消费需求日益增加,为冷链物流、快递物流和电商物流等新兴物流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立足许昌,面向国内国际,依托我市区位、交通、产业等基础优势,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标准化、智能化、融合化、绿色化、国际化为方向,以冷链物流、快递物流和电商物流为重点,着力优化空间网络体系,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创新技术业态模式,推动物流降本增效,促进融合联动协同发展,实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加快建设全产业链现代智慧物流体系和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智慧物流强市,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决胜全面小康、建设“三力”许昌提供强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1.市场运作,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形成社会化、专业化、集约化发展新格局。积极发挥政府在战略、规划、政策、标准、融资等方面的引导作用,激发企业活力和创新力,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投入,推动物流服务设施网络体系建设,促进现代物流业健康发展。

2.统筹规划,科学布局。按照全市“多规合一”、重点产业发展规划要求,统筹规划现代物流业发展布局及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综合考虑物流重点设施布局与产业发展规模、居民生活相匹配。根据全市经济发展总量,统筹城乡、国内外物流体系建设,科学布局物流园区,整合存量物流资源,构建高效、便捷的物流服务设施网络体系。

3.创新发展,开放合作。创新物流装备技术,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物流业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创新运作管理模式,推动第三方、第四方物流发展,促进现代物流业与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商贸服务业、金融服务业之间的融合,形成各业联动协同、集约化发展新格局。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完善相关政策,构建统一、规范的技术标准体系和检测检验体系,强化行业监管。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现代物流企业,推进物流企业标准化规范经营、专业化规模发展。

4.节能环保,低碳发展。提高物流组织化、网络化水平,减少物流车辆空驶率。倡导低碳环保绿色物流,加快各种新型绿色安全、节能环保冷链物流装备与技术的引进、研发和应用,推广应用可重复利用的包装材料,替代一次性包装材料,减轻环境压力。

5.抓点带面,全面覆盖。立足发展基础和条件,突出特色,弥补“短板”,在冷链物流、快递物流、电商物流等不同产业、不同领域、不同层面,着力培育一批重点企业、重点园区、重点平台,连点成线,以线带面,逐步实现现代物流体系对城市和乡村的全覆盖,使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

(三)战略定位。立足许昌,面向国内国际,建设郑州现代国际物流(许昌)副中心和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现代智慧物流强市,努力实现“买全球”、“卖全球”。

——郑州现代国际物流(许昌)副中心。依托毗邻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和中国(河南)自由贸易区的独特区位优势,主动融入郑州现代物流国际中心建设,借助于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中欧班列和现代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在许昌打造郑州现代国际物流副中心,拓展物流网络通道,完善提升物流设施,吸引国内外冷链物流、快递物流、电商物流企业在许昌集聚发展,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构建与国际接轨、多种运输方式高效衔接的现代物流体系。

——全产业链现代智慧物流强市。推动现代物流与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电子商务、金融等现代服务业融合协同发展,拓展延伸物流服务功能,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形成连接产供销、贯通一二三产业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全程智慧冷链物流强市。大力实施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壮大冷链物流龙头企业,着力构建产地预冷、冷链运输、销地冷藏、低温加工配送、冷链销售等全程一体化、网络化、标准化、可追溯、新模式、高效率的现代冷链物流体系;以主城区和许港产业带为中心,打造许昌中原冷链谷;依托龙头骨干企业,整合现有平台载体资源,建设全国首家线上冷链资源交易平台与线下生鲜供应链服务网络相结合、覆盖全国、辐射国际的综合性智慧冷链物流体系。

(四)空间布局。按照现代物流业转型发展战略定位,优化区域功能分工和空间布局,以主城区和许港产业带为中心、以各县(市)城区为支撑,以城乡分拨配送网络为基础,发挥龙头骨干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构建“一区、多点、全覆盖”的现代物流空间网络体系。

“一区”。即许昌空港现代国际物流产业集聚区,布局在紧邻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长葛市境内,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内设国际冷链物流园、国际快递物流园、国际电商物流园,是郑州现代国际物流(许昌)副中心的核心区,是我市现代物流业创新发展的先导区和示范区,也是承接国际国内现代物流企业的平台,加快建设立足许昌、辐射全国、连接世界的国际冷链物流、国际快递物流、全球网购商品集疏分拨基地,使许昌成为郑州现代国际物流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许昌在全球物流格局中的枢纽功能和地位。

“多点”。即各县(市、区)规划布局的33个现代物流园区和我市物流龙头骨干企业在国内外布局的众多物流分拨配送网点。突出地方特色,发挥比较优势,明确功能定位,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强化集疏分拨和物流配送功能,服务当地,辐射周边地区,与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和许昌空港现代国际物流产业集聚区形成分工合理、配合紧密、互为支撑、协同发展的物流网络格局。

“全覆盖”。即覆盖全市城乡的物流分拨配送网点,主要建设城区分拨配送中心和城乡末端设施网络。因地制宜在主城区和各县(市)城区近郊、产业集聚区、大型专业市场、电商产业园等区域,规划建设城市低温加工配送中心、快件处理中心等,引导物流企业、物流设施集聚发展,承担市域内物流集疏配送功能。完善城乡末端物流配送设施,建设改造具备配送、零售和便民服务等多功能的物流配送终端,打通城乡配送最后一公里“微循环”,实现所有县(市、区)和乡镇冷链、快递、电商物流配送网络全覆盖。

(五)发展目标。到2020年,郑州现代国际物流(许昌)副中心的地位基本确立,龙头企业基本完成冷链物流、跨境电商物流分拨配送网点在国内外的布局,覆盖全市的物流空间网络体系基本形成;产业规模化集聚效应和效益大幅提高,全社会现代物流总运输量突破1.5亿吨,综合物流成本明显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现代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总额突破180亿元,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和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明显提升;培育和引进主营业务收入100亿元以上的全国性龙头企业4—5家、主营业务收入10亿元以上的区域性龙头骨干企业8—10家,建成和改造提升33个物流园区和信息平台,制定并实施一批许昌标准,引进和培养一大批物流高端人才和实用专业人才,使冷链物流、快递物流、电商物流竞争优势显著提升,初步建成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智慧物流强市。重点产业发展目标如下:

1.冷链物流发展目标。到2020年,许昌中原冷链谷初具规模,新建和改造提升16个冷链物流专业园区和信息平台,龙头骨干企业实力显著提升,冷链物流标准化、智慧化水平在全省乃至全国领先,冷链物流高端人才、实用专业人才引进和培养取得突破性进展,基本建成链条完整、布局合理、设施先进、标准健全、绿色低碳、全程可追溯、上下游衔接顺畅、运转高效并与现代农业、现代流通方式、居民消费需求相匹配的现代冷链物流体系,打造出生鲜产品民生公共品牌,初步建成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智慧冷链物流强市。冷链物流网络覆盖全国360个城市,企业年营业总收入增长20%以上,总规模达到500亿元以上;果蔬、肉类、水产品、花卉、中药材、食用菌等生鲜产品综合冷链流通率达到50%以上,腐损率平均降至12%以下;产地预冷保鲜库、物流园区现代化冷库、低温加工配送中心冷藏保鲜库等冷库总容量达到80万立万米以上,各类冷藏运输车(包括冷藏集装箱)达到1000辆以上;引进和培育3家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全国性、综合性冷链物流龙头企业和冷链装备制造企业,并力争实现主板上市。

2.快递物流发展目标。到2020年,初步建成中国邮政许昌航空邮件处理中心和快递物流枢纽,构建起比较完善的快递物流服务体系。快递物流业务收入超过8亿元,业务总量超过9000万件,培育6家以上年收入超5000万元的快递企业,行业新增从业人员5000人以上,快递网点乡镇覆盖率、行政村快递服务覆盖率达到100%,基本实现县级以上城市24小时投递、全国重点城市48小时投递。

3.电商物流发展目标。到2020年,基本建成全球重要的发制品跨境电子商务集散中心、中原地区网络贸易枢纽;建成2个有全国影响力的电商物流综合服务平台、33个大型电商物流产业园区、2000个农村电商物流综合服务站点、500个社区电商物流综合服务站点,电商平台覆盖全市整个物流行业,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功能优化、运作科学、服务优良”的电商物流体系;电商物流与智能制造、个性化定制、现代农业集群等领域融合更深入,工业品、消费品、农产品流通更便捷高效,供应链服务能力大幅提升,电商物流竞争优势显著增强;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000亿元以上。

三、主要任务

(一)冷链物流转型发展主要任务

1.优化冷链物流网点空间布局和功能。按照现代物流业转型发展总体战略定位,优化空间网点布局,完善功能,构建多层级、跨区域、全覆盖的冷链物流网络,做到各类网点之间互为配套、互为补充、互为带动、协同发展,着力打造生鲜产品民生公共品牌。

(1)规划建设许昌中原冷链谷。依托郑州国际机场、郑州国际陆港和许昌陆路口岸,在许昌主城区及许港产业带上,规划建设许昌中原冷链谷,由1个核心区(即许昌现代国际物流产业集聚区冷链物流园区,简称许昌空港国际冷链物流园)和8个冷链物流园或专区组成。8个冷链物流园区分别是、众品冷链保税物流园、长葛农产品批发市场冷链物流专区,建安区世纪香食用菌温控物流产业园、豫中陆路口岸综合物流港冷链物流专区、中原国际农产品物流港冷链物流专区、万里综合物流园冷链物流专区,魏都区中鲜冷链物流园、中铁联运国储综合物流园冷链物流专区。加快建设和完善多功能、标准化、国际化的冷链物流设施,配备高端冷链装备和信息平台,提升进口肉类、水果、冰鲜水产品、药品和出口精细蔬菜、食用菌、花卉、中药材、速冻食品、新鲜豆制品等口岸功能,满足国内外贸易商、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对相关冷链产品中转、分拨、批发、加工配送的需求。支持本市冷链物流龙头骨干企业联合利用国际冷链航线和中欧班列(郑州)冷藏集装箱铁路线,打造标准化、规模化公路、铁路冷链运输精品专线,构建通达全国乃至国际主要城市的“仓储+干支线运输+城市配送”一体化冷链物流网络,形成在全国范围内跨区域、广辐射的重要冷链加工交易和集散分拨中心。

(2)规划建设区域冷链物流园区。在各县(市)城区周边建设或改造提升7个冷链物流园或专区,分别是襄城群发农产品物流园冷链物流专区,禹州万家中医药产业园冷链物流专区、海王健康城冷链物流专区、华夏药材医药科技产业园冷链物流专区、豫中(禹州)国际农产品直批电商综合物流园冷链物流专区,鄢陵花艺冷链物流园、泽润综合物流园冷链物流专区。这类网点要具有生鲜产品、特色农产品、易腐食品、速冻食品集疏、批零、冷藏运输、低温加工配送、中央厨房等运营主体进驻条件,汇聚冷链产品低温仓储、流通加工、展示交易、运力调度、信息共享、中转集散和分拨配送等功能,成为许昌中原冷链谷的重要支撑。

(3)健全城乡冷链配送网点。在许昌主城区、各县(市)城区和中心乡镇,依托农产品批发市场、标准化菜市场或农村集贸市场、冷链物流园区,规划建设20个左右具备集中采购、低温贮藏、净菜或餐饮半成品加工、包装、冷链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的低温加工配送中心,并配建一批中央大厨房,为社区生鲜便利店、生鲜超市、机关、学校、社会团体餐厅、餐馆、宾馆、酒楼等提供净菜或餐饮半成品配送服务。

(4)完善末端冷链销售网点。在许昌主城区、各县(市)城区和乡镇,新建和改造提升500家左右具备生鲜产品冷藏、冷柜展示与交易、网上集采下订单、网下冷链配送、网订店取、网订店送、电子结算等功能的社区生鲜便利店和生鲜超市,保障城乡冷链产品供给,有效解决冷链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打造生鲜产品民生公共品牌。

(5)规划建设产地预冷集配网点。在全市规模化生鲜农产品种植基地、养殖基地和保鲜食品加工基地,结合产业扶贫,规划建设一批果蔬、花卉、中药村、食用菌、新鲜豆制品、肉奶蛋等特色产品专业化低温集配站点,配套完善预冷设施,完善预冷处理、初级加工、分拣、包装、信息处理、交易等功能,提高产品附加值,有效解决冷链物流“最初一公里”问题,促进农民增收,助力贫困户脱贫,逐步形成以冷链物流引领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转型发展、以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促进冷链物流转型发展的新格局。

2.构建重点产品全程冷链物流体系。按照先急后缓、先易后难、重点突破、梯度推进的原则,大力推动流量大且与民众日常生活密切关联的肉类、水产品、水果、蔬菜、乳制品、药品和具有我市地方特色的豆制品、中药材及其制品、速冻食品、花卉、食用菌等产品的全程冷链。着力构建产地预冷、冷链运输、销地冷藏、冷链配送、冷链销售等环节全程一体化、低损耗、可追溯的冷链物流体系。

(1)在预冷环节,鼓励果蔬种植、畜禽屠宰企业选购适用的预冷技术和设备,建设产地冷库,解决产地源头预冷普遍缺失问题,把握收割、采摘、宰杀后产品品质下降最快的2小时关键期,从源头上保证产品品质。

(2)在运输环节,增强冷藏运输能力,支持企业尤其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增加配置节能环保、智能化冷链运输车辆,加强物联网、车联网技术在冷链运输过程中的应用,实现最佳运输线路的智能化匹配及冷藏运输温湿度全程监控,提高冷链运输质量。

(3)在仓储环节,支持企业改造提升和新建冷库,对设备老化、堆垛粗放、管理落后、事故隐患多的老旧冷库进行技术改造,推动建设封闭式装卸站台、电动滑升式冷藏门和防撞柔性密封口等设施,实现全封闭式作业。新建冷库重点发展变温库、气调库、立体自动化冷库等智能型高端冷藏设施以及跨境电商保税冷库;鼓励利用LNG冷能建设多温层大型冷库,利用物联网技术加强对冷库仓储信息的采集与处理,实现仓储管理标准化、信息化、自动化运作。

(4)在配送环节,鼓励采用“多温共配”冷链物流模式和“线上下单,线下配送、电子结算”等商业新模式,推广使用多温层城市冷藏保鲜配送车,发展企业间合作,开展统一配送,努力实现冷链产品集约化、规模化、信息化配送。

(5)在零售环节,推动零售商配置冷藏柜、保鲜柜、低温展示交易台,完善冷藏设施,扩大低温零售品类,普遍建立规范的冷藏温度记录制度,实现冷链产品质量全程可控、可追溯。

支持本市规模化养殖、工厂化生产企业、规模化种植和设施农业企业、特色农产品和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生物医药生产企业和商贸流通企业积极“走出去”,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在主要生产基地建设自动化立体冷库,在全国主要大中型城市建设区域低温配送中心,扩大干支线冷链运输线路,在冷链产品中转、储存和配送等流通环节,建立严格的温度监控和质量追溯系统,构建全程冷链物流体系。发挥鲜易控股、万里集团等骨干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构建覆盖全国的冷链产品云仓网、运输网、城配网和信息网。

鼓励本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商贸连锁企业建设具备集中采购、低温加工、跨区域配送能力的生鲜产品配送中心和中转保鲜库,并积极与产地对接,推广应用全程温控技术,建立面向销售终端的一体化冷链物流快速调配体系。

加快申建陆路口岸,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支持境内外高档肉类、果蔬、海鲜、乳制品、药品等冷链产品生产基地和企业与我市相关企业合作,在我市设立中转分拨中心,重点与省航投集团合作实施好“新鲜卢森堡”项目,推广跨区域共同配送,构建涵盖贮运、分销、零售等环节的全程冷链物流体系。

3.培育壮大冷链物流市场主体。多管齐下推动,着力培育和壮大一批经济实力雄厚、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先进、核心竞争力强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争取全国性、综合性的冷链物流龙头企业率先在我市出现。

(1)通过扶优扶强壮大。落实各项扶持政策,支持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发展,重点支持鲜易供应链公司、万里冷链物流公司、中铁联运国储物流公司等龙头企业实施平台化战略、大数据战略和国际化战略,建设冷链仓储设施,改造升级冷链技术装备,发展仓运配、集采分销和供应链金融一体化服务,更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成为全国性温控供应链集成服务商和冷链服务标杆企业,实现主板上市。

(2)通过重组整合壮大。鼓励本土冷链物流企业与央企、外企、民企重组做强做大;引导多元化投资主体进入冷链物流市场,通过相互参股控股、兼并联合、合资合作等方式进行资产重组、业务融合和流程再造,对分散的冷链资源进行整合,壮大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的规模和实力。

(3)通过引进带动壮大。推进本市企业与国企、外企、全国民企进行三维对接,积极引进国内外组织化程度高、专业服务能力强、辐射区域广、经营效益好的大型物流企业,大力引进国内外具有先进技术的大型冷链物流服务集成商、装备供应商在我市设立全国性物流总部基地和区域性集散分拨中心,提升国际冷链资源配置能力,为我市冷链物流业发展注入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带动整体水平提升。

(4)通过价值链再造壮大。鼓励生产加工、国内外贸易批零、餐饮等企业,将冷链物流业务剥离,交由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来实现,支持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适应居民消费升级新要求,创新共同配送、中央大厨房经营模式,从生鲜产品产地到加工车间和配送实施全程温控,直接为各类餐饮单位、生鲜超市和生鲜便利店等提供净菜或餐饮半成品。积极推进冷链物流无车承运人等业态试点。鼓励专业化冷藏企业、第三方冷藏运输企业和末端配送企业发展壮大。

(5)通过联盟合作壮大。鼓励和引导上下游企业加强冷链物流领域的战略合作,组建多种形式的冷链物流联盟,实现联盟内流程再造,共建冷链物流供应链体系。

4.推进冷链物流标准化建设。坚持制定与实施并重的原则,突出地方特色,发挥冷链物流龙头骨干企业示范引领作用,加快冷链物流标准规范体系建设与实施,提高冷物流标准化水平,降低物流损耗,提高物流效率。

(1)加大既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宣传贯彻和实施力度。结合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开展物流标准化专项培训工作,推行符合国际规范的质量安全认证和市场准入制度,全面落实《食品冷链物流追溯管理要求》、《主食冷链配送良好制作规范》等国家有关部门已颁布的相关标准及操作规范。

(2)制定、完善和实施地方标准。围绕构建全程冷链物流体系,在生鲜农产品和易腐食品产地预冷保鲜、冷链运输、销地冷藏、冷链配送、冷链销售等各环节,根据国家或行业指导标准,率先研究制定、完善并尽快实施一批地方强制性标准和作业规范;在国家或行业没有明确统一标准、具有许昌特色的领域,如花卉、中药村、食用菌、新鲜豆制品等领域,率先制订、完善保鲜温控各环节的地方标准和操作规范,创立全国冷链物流“许昌标准”,并积极推动重要地方标准上升为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

(3)创建企业标准。鼓励鲜易供应链等标杆企业制定实施高于国家及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围绕物联网、车联网、库联网建设全程温控和质量溯源体系,规范各环节的设施、技术、管理、服务等标准,积极参与和主导国家及行业标准制定。通过标杆企业的示范引领,带动全市各类生鲜农产品、易腐食品流通各环节建立全程质量控制标准体系,落实全程监控与质量追溯制度。

5.推进冷链物流创新发展。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推进冷链物流技术创新、运作机制和模式创新、提升我市冷链物流行业发展水平。

(1)创新冷链物流技术应用。加快各种新型绿色安全、节能环保冷链物流装备与技术的引进、研发、创新和应用,重点推广应用高效预冷、速冻设备,自动化分拣、清洗和加工包装设备,仓储智能货架、冷链全程监控追溯系统和移动式冷却装置;发展多温层智能冷藏运输车、蓄冷保温箱、LNG冷能集输系统装置、多式联运冷藏集装箱,促进绿色安全、节能环保技术在低温仓储及运输中的应用;推广应用隔热效果好、可重复利用的包装材料,替代泡沫塑料等一次性包装材料,减轻环境压力;推广应用无线射频识别、二维码、电子标签、卫星定位系统、电子化运单、温湿度记录系统、物联网等技术。

(2)创新冷链物流主体协同发展模式。依托龙头骨干企业实施“冷链联盟计划”,鼓励上下游企业加强冷链物流战略合作,加快建立贯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冷链联盟”,推动联盟内企业精细分工、流程再造,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形成生产加工企业、批发市场、零售终端及第三方物流企业等多方参与、并存共赢的多元化冷链物流主体协同发展模式。

(3)创新冷链物流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以农超对接为切入点,促进冷链物流企业与生产加工基地、批发市场、生鲜超市及生鲜便利店等运营企业加强合作,助推冷链产品直销模式发展;以发展生鲜电商为切入点,促进冷链物流企业与综合电商平台、垂直电商平台等电商企业加强合作,助推冷链产品线上销售模式发展,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培育冷链物流新业态和增长点。

(4)创新冷链物流运输配送模式。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城市共同配送等先进运输组织方式,加强供货商、交通运输企业、冷链物流企业、城市配送终端等无缝对接,形成全程冷链体系。加强多式联运冷链设施设备的配备和衔接,探索标准化、一体化、一单制多式联运模式;鼓励生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加强与配送、快递等企业合作,开展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的冷链共同配送服务,发展“冷链配送+连锁零售”、“生鲜电商+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宅配”、“生产基地+电商+冷链快递+智能菜柜”等新型业态模式,推动供货、运输、配送终端的无缝衔接,形成“干线运输+神经末梢”的冷链共同配送网络,提高货物流通效率,促进冷链物流降本增效。

(5)创新“互联网+冷链物流”运作模式。应用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库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整合仓储和交通运输资源,建设线上线下冷链资源交易平台,发展“互联网+车货匹配”、“互联网+装备租赁”、“互联网+多式联运”,培育“冷库资源平台+运力池”模式的本土冷链平台公司、运营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等新型综合冷链业态,形成信息采集、交换、共享、追溯机制,实现供与需、车与货精准对接、高效匹配,提升冷链物流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重塑冷链物流发展体系。

(6)创新标准托盘循环共用模式。依托中铁联运物流公司、鲜易供应链公司、万里集团等大型物流企业,建立托盘租赁合作机制,开展标准化托盘循环共用;利用网络平台优势,逐步向国内相关企业推广,推动全国物流标准化、智能化、集约化发展。通过标准化托盘循环共用模式创新,为中铁联运国储标准化、智能化新型复合材料托盘的大规模生产和推广应用奠定好基础。

(二)快递物流转型发展主要任务

1.规划建设中国邮政许昌航空邮件处理中心。依托毗邻郑州航空港和便捷的铁路、公路交通等优势,在许昌空港现代国际物流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中国邮政许昌航空邮件处理中心,强化与郑州航空港、铁路枢纽的交通对接、快递业务对接,承担郑州国际快递物流(许昌)南枢纽、跨境快件中转分拨、快件集散交换和配送一体化等功能。

2.完善快递物流设施体系。依托郑州国际快递物流(许昌)南枢纽,着力构建四级快递物流体系。

(1)区域性快递物流园区。适应快递业直营联建、集聚集群、绿色低碳的发展趋势,按照企业集聚、功能集成、资源集约原则,在许昌空港现代国际物流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许昌国际空港快递物流专业园,在万里综合物流园区规划建设快递物流专业区,吸引国内骨干快递物流企业入驻,形成服务本地、辐射周边的区域性快件中转分拨、集散交换和配送中心。

(2)城区快件处理中心。针对县(市、区)快递场所设施分散、规范性差、管理松散、功能单一等问题,推动各县(市、区)依托电商产业园,建设城区快件处理中心(配送中心),吸引本地快递企业进驻,实现集聚发展,承担面向本辖区的快递集中理货、分拣、封发、配送等功能。

(3)城乡快递营业网点。针对城乡快递营业场所不固定、标准化程度低等问题,推动各县(市、区)结合城乡商业服务中心、商业服务网点建设,规划布局一批标准化快递经营场所,承担业务接待、代收代投、快件暂存、停车装卸等功能。

(4)基础性快递末端服务网点。针对快递末端设施薄弱、配送成本偏高等问题,加强社区、单位、校园、乡村等末端服务网点建设,推动末端配送模式创新,提高快件配送服务效率。实施“快递下乡”工程,整合利用现有物流资源,建设县级仓储配送中心、乡镇综合服务站、村级快递公共取送点(村邮站),加快形成网络规模效应。

3.推动快递物流协同融合发展。整合快递物流相关资源,促进快递业与各相关行业的联动协同融合发展。

(1)推动快递物流与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引导快递企业进驻产业集聚区,发展入厂物流、嵌入物流,实现信息共享、流程对接、服务定制。建立与制造企业定制化合作发展新模式,发展发制品、钧瓷、蜂具、社火道具等特色产业快递服务。推动快递业向制造业上下游产业链延伸,服务原材料采购、仓储、成品配送等生产全过程,为制造企业提供专业化、一体化供应链服务。鼓励发展航空快递、限时快递、精准弹性投递等精益物流,拓展仓储、金融、通关等增值服务。

(2)推进快递物流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支持快递企业开展快递+大数据、快递+高铁、快递+航空、快递+金融等业态模式创新,促进数字经济、分享经济和体验经济发展。

(3)促进快递物流与现代农业联动发展。引导快递企业服务农产品产地直销、订单生产等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围绕花卉、中药材、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开展特色生鲜农产品包装、仓储、运输的标准化、定制化服务,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和效益。

(4)深化快递物流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鼓励和支持快递企业进驻电商产业园区,加强与电商企业协作,为电商平台服务商、销售商提供采购、运输、仓储、寄递、分拨、配送等一体化服务,促进线上线下互动创新。

4.推进快递物流创新转型发展。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创新快递技术、业态和运作模式,提升快递业整体发展规模和水平。

(1)推进快递物流信息化发展。支持快递企业应用4G网络、蜂窝物联网、窄带物联网等新型信息网络技术,完善信息化运营平台,建设快递物流大数据及云平台,推动信息应用向邮政云、快递云等平台迁移,实现信息资源跨区域、跨部门共享互通。

(2)推动快递物流智能化发展。鼓励快递企业加快运输、仓储、配送等物流环节的智能化改造,建设智能仓储分拣系统、智能物流分拨调配系统和智慧末端配送网络。鼓励快递物流园区发展“互联网+运力优化”、“互联网+运输协同”等智慧物流模式,发展云仓储、云快递等,优化物流资源配置,提升物流运营效率。

(3)推动快递物流绿色化发展。加快快递收寄、分拣、运输、投递等环节的标准化建设。鼓励快递企业研发应用绿色包装、绿色仓储、低碳运输等技术,建立逆向物流系统,开展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和处置管理,促进包装减量化和可循环使用,鼓励发展电子运单。引导企业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电动三轮车等运输工具,改造、新建节能型绿色仓储设施。

5.提升快递物流行业管理水平。全面推进信息化监管,健全监管机制,强化监管责任,保障快递业规范、安全、高效运营。

(1)强化快递安全监管。探索包容创新的快递审慎监管制度,以权责清单为依据,依法全面履行监管职能。细化监管标准和措施,加强执法评议与监督问责。落实寄递渠道安全管理工作机制,加强跨部门、跨区域协作配合,提升安全监管与应急处置能力。

(2)建立健全快递诚信体系。建立违法失信主体“黑名单”及联合惩戒制度,健全覆盖行业管理部门、企业、员工和消费者的综合诚信体系,强化快递企业和寄件人安全责任,着力构建安全信息监管系统,保障邮路寄递渠道安全。

(三)电商物流转型发展主要任务

1.建设以发制品为主的全球网购商品集疏拨中心。按照现代物流业转型发展总体战略定位,依托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许昌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发挥许昌独特的产业优势,整合相关资源,在许昌空港现代国际物流产业区建设以发制品为主的全球网购商品集疏分拨中心。

(1)完善发制品跨境电商物流集疏分拨网络。围绕发制品产业发展,立足许昌,面向全球,大力发展跨境电商物流,布局建设跨境电商、快件分拨中心及航空、铁路境内境外物流集疏中心,构建通达全球、辐射全国的发制品电商物流集疏分拨网络,建设全球发制品跨境电商物流集散交换中心。

(2)引导电商物流龙头企业集聚发展。积极引进Ebay、Amazon、Aliexpress、Wish等国内外大型跨境电商企业和TNT、UPS、FedEx、DHL等物流综合服务商,在许昌建设跨境电商物流基地,培育壮大一批本土跨境电商物流和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企业。

(3)推进电商物流平台载体建设。鼓励电商企业、物流企业与仓储企业通过产业协同、参股合作等形式,建设“电商+仓储+物流”三位一体的新型园区。支持许昌市电商产业园、禹州电子商务孵化园、长葛机械仓储电商物流园、襄城县电子商务产业园、鄢陵县电子商务产业园、建安区电子商务产业园等现有电商产业园区,提升改造为电商物流产业园,强化区域中转、集散分拨、辐射周边功能,为企业提供采购、集货、分拣、储存、分拨、信息处理等一体化服务。

(4)推动发制品全产业链整合。建立在线发制品设计平台及在线设计产品交易平台,引导国内外设计师加盟,为设计能力不足的中小发制品加工企业服务,提升企业设计水平。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结合发制品高端订制服务,让消费者参与发制品的设计,增强消费者体验。鉴于国内发制品原料市场枯竭,积极开拓印度、缅甸、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越南、朝鲜、俄罗斯、巴基斯坦以及中亚五国的原料市场,利用跨境电子商务的优势进行全产业链整合。

(5)完善发制品电商公共服务平台。依托发制品产业集群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完善仓储物流中心、海外仓、质量检测、研发、实体交易等平台功能,积极开拓国内市场,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实体与虚拟相结合、境内境外相结合的中国发制品产业集群跨境O2O平台。通过完善公共服务,为发制品企业提供Google、Yahoo、Bing、百度广告、Facebook代运营等网络营销推广服务和营销场地、技术支持、物流代理、人才培训、融资等服务,带动发制品产业广泛应用电商实现转型升级。

2.大力发展农村电商物流

(1)完善农村电商配送及综合服务体系。推动邮政、供销、交通、快递等农村相关物流服务网络和设施的衔接与共享,鼓励多站合一、资源共享、市场化合作,提升改造一批农村电商物流综合服务网点,畅通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

(2)创新农产品电商物流模式。支持物流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连锁超市、快递网点、社区便民店直接对接,发展直销型、联盟型农村物流配送服务,开展“农超对接”、“基地+社区直供”、“批发市场+宅配”、“移动互联网+众包”试点示范。引导农业合作社、农民协会等开展农产品统购分销、统购集配和网上销售服务。

(3)推进农村电商精准扶贫。充分发掘我市发制品、腐竹、食用菌、蜂产品、社火道具、花卉、箱包、钧瓷、中药材、王洛猪蹄等特色产品优势,打造农村地域特色的知名网销品牌。依托乡、村电商物流服务点,开展电商物流专业技能培训,拓宽贫困人口就业创业和增收途径。积极开展电商扶贫活动,提供产品集货、分级包装、物流配送等帮扶服务,促进农村特色产品网上销售,助推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3.创新发展消费品电商物流

(1)创新消费品商贸流通模式。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支持大型商超、专业市场等商贸企业建设网上商城、网络云店,实现线上平台和线下实体无缝连接。培育发展无人超市、无人便利店等新型业态。支持互联网平台企业发展同城配送共享物流、跨区域配送众包物流等。构建食品、药品、农产品原产地可追溯电商物流体系,保障消费品流通质量安全。

(2)鼓励发展消费品电商自营物流。支持电商龙头企业建设物流网络设施,拓展“自营+众包”、“自营+第三方”等物流业务。鼓励生鲜、医药及同城配送等领域龙头企业建设专业化物流配送网络,提供个性化物流服务。鼓励电商企业自有物流体系向社会开放,开展分包业务。

(3)提升社区电商物流服务功能。支持电商物流企业与连锁超市、便利店、社区服务中心、机关学校以及第三方企业,共建城市社区综合服务平台,组建末端物流微联盟,开展多种形式的投递、配送服务合作。推广网订店取、网订店送、联收联投等新型社区物流配送模式。发展网购自取点,在人口相对密集的区域设置公共智能取货柜,进一步提升社区电商物流服务功能。

4.积极发展制造业领域电商物流

(1)提升工业品物流供应链服务水平。支持本土电商平台与行业物流龙头企业优势互补、结盟合作,在食品、纺织服装、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电力电气、汽车及零部件等领域培育一批全程供应链管理平台(企业),开展撮合交易、网络支付、供应链金融、仓储物流、质押监管等综合服务。

(2)推动电商物流与服务型制造协同发展。发展适应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的智能集成式电商物流模式,引导电商物流企业参与互联网+协同制造,推进制造资源、制造能力和物流配送开放共享,实现基于订单生产的生产链、供应链快速响应,促进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型。

(3)发展大宗商品电商物流。加强专业化工业品仓储物流网络建设,依托产业集聚区、大宗资源性商品集散地、重要交通要道,建设工业品物流仓储、加工、配送中心和粮食、棉花、钢材(废旧金属)、建材、家俱、农资等大宗商品电商交易指定交割仓库。鼓励物流企业通过电商平台向客户提供低成本的综合货运方案,发展第三方大宗商品电商交易物流服务平台,建设一批数码仓库,促进大宗商品线上与线下交易融合,提升大宗商品电商物流支撑能力。

5.加快发展跨境电商物流

(1)完善跨境电商物流服务体系。鼓励和引导我市食品、发制品、服装、装备制造、蜂产品、卫浴陶瓷、生物医药、特色农产品等外贸主导企业和电商平台在境外重点市场设立产品展示中心、分拨中心、销售网点、海外仓,通过跨境B2B、海外O2O、跨境B2C模式,建立境外营销网络,构建跨境电商本土化服务网络,融入境外销售体系。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在主要出口市场设立公共海外仓,为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提供贸易、仓储、配送和售后等一站式服务。

(2)优化跨境电商产业链和生态链。实施产业链招商,加强与国内外知名电商企业合作,培育引进跨境电子商务第三方平台或服务企业,完善跨境电子商务配套产业链。大力引进、培育第三方平台、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专业跨境电子商务服务企业,鼓励采购、第三方平台、摄影、代运营、创意、推广、培训等跨境电子商务产业相关配套服务业发展。建立企业与政府间协调沟通平台,实现企业与政府间共商、共建和共享,促进政府管理部门之间“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鼓励跨境电商与制造业、传统外贸、现代服务业等联动发展,培育发展新动能。

(3)推进跨境电商监管和商业模式创新。树立包容审慎监管理念,推进“关、检、汇、税、商、物、融”一体化,在技术标准、业务流程、监管模式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持续创新,推进跨境电商线上线下融合、内贸外贸融合,促进自由化、便利化、规范化发展。支持跨境电子商务领域大众创业,加快推进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模式发展,鼓励线上虚拟众创空间发展,推动B2B、B2C、B2B2C等多种模式共同发展。

四、重点工程

(一)冷链物流重点工程。根据全市现代物流业转型发展总体战略定位、冷链物流网点空间布局和主要任务,重点实施十大冷链物流工程。

1.许昌中原冷链谷建设工程。规划新建设或提升改造以许昌空港冷链物流园为核心的九大冷链物流园区,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完善多功能、标准化、智慧化、国际化的冷链物流设施,配备高端冷链装备和信息平台,完善进出口生鲜产品、食品、药品等口岸功能,依托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和中欧班列(郑州),扩大进出口规模;打造标准化、规模化公路、铁路冷链运输精品专线,构建通达全国乃至国际主要城市的“仓储+干支线运输+城市配送”一体化冷链物流网络。到2020年,基本建成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冷链产品加工交易和集散分拨中心。

2.区域冷链物流园区建设工程。新建或提升改造布局在各县(市)城区周边的7个冷链物流园或专区,加快冷库、冷藏运输车等冷链设施设备建设与配套。到2020年,7个冷链物流园或专区基本具备冷链产品低温仓储、流通加工、展示交易、运力调度、信息共享、中转集散和分拨配送等功能,形成规模化集聚效应,建成后的冷链园区或专区成为许昌中原冷链谷的重要支撑点。

3.低温配送中心建设工程。依托骨干冷链物流企业和连锁零售企业,新建或提升改造布局在许昌主城区、各县(市)城区和中心乡镇的20个左右低温加工配送中心,并配建一批综合性中央大厨房。到2020年,基本具备集中采购、低温贮藏、净菜或餐饮半成品加工、包装、冷链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

4.冷链共同配送工程。整合生鲜农产品供求、冷藏车辆等线上线下信息,构建冷链配送信息共享平台。推动骨干冷链配送企业大力发展多温区仓储、社区生鲜便利店和超市共同配送、连锁共同配送、冷链零担班车和冷链宅配。推广应用多温层多品类共配冷藏车,完善配送停车和装卸作业等设施,在有条件的社区安装智能保鲜柜。到2020年,基本实现全市城镇冷链配送全覆盖。

5.城乡末端冷链集配直销网点建设工程。推动生鲜电商交易平台、农产品生产基地、批发市场与低温加工配送中心运营企业、快递企业加强合作,建设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覆盖全市末端零售网点的农产品配送直销平台,实行生鲜农产品产地直采直销。支持本土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借助全国知名的大型电商平台,拓展生鲜农产品销售渠道。新建或提升改造在许昌主城区、各县(市)城区和乡镇布局的500家左右社区生鲜便利店和生鲜超市。到2020年,培育形成20家左右生鲜农产品配送直销企业,社区生鲜便利店和生鲜超市基本具备生鲜产品冷藏、冷柜展示与交易、网上集采下订单、网下冷链配送、网订店取、网订店送、电子结算等功能。

6.产地预冷集配站点建设工程。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在农产品主产区和食品原料基地,建设一批果蔬、花卉、中药村、食用菌、新鲜豆制品、肉奶蛋等特色产品专业化低温集配站点,配套完善具有控制恒定温湿度设施的冷库,具备预冷处理、初级加工、分拣、包装、信息处理、交易等功能。到2020年,打造出一批面向国内大中城市的生鲜农产品产地预冷示范基地。

7.冷链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工程。借助许昌列入全国智慧城市试点城市的机遇,依托与北邮合作的泛在5G小镇项目和许昌市大数据产业园,加快智慧冷链物流建设。依托冷链物流龙头企业整合货物、冷库、冷藏运输车辆等资源,将线上冷链资源交易平台与线下生鲜供应链服务网络有机结合起来,集信息发布、在线交易、全程温控、车辆跟踪、产品溯源等功能于一体,建设全国首家覆盖冷链云仓网、运输网、城配网、信息网“四网”合一的综合性智慧冷链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重点支持鲜易供应链“冷链马甲”平台拓展融资征信、结算支付、车联网、库联网等增值服务,建成全国性冷链资源交易平台。支持蚂蚁金福集团及其灵猫有数(浙江)科技公司建设与综合性智慧冷链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相衔接、覆盖全市城乡生鲜零售市场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规范相关企业信息互联互通标准,统一编码规则、基础应用平台的中间件接口标准,推进全市冷链物流企业信息系统建设或升级再造,实现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在平台运作成功的基础上,将车联网、库联网、货联网系统延伸至国际市场,逐步建成冷链物流资源国际交易中心,建成全国最大、国际先进、最具行业影响力的智慧冷链物流综合服务平台,实现冷链数据信息实时上传到国家信息平台。

8.冷链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支持万里集团、鲜易控股集团等龙头企业与中铁联运国储物流公司加强合作,探索标准化、一体化、一单制多式联运运输模式,整合信息数据资源,规范运输装备和信息数据标准,共建多式联运综合信息平台。支持万里运业、众荣等冷链物流骨干运输企业以公铁、陆空联运为重点,开展无车承运人试点,与铁路公司和航空公司联合,实施冷链产品“门到门”公铁、陆空联运,拓展冷链卡班网络,扩大冷藏集装箱甩挂运输公铁联运和冷链产品陆空联运规模,率先在全省创造出可复制、可推广的冷链多式联运经验。

9.冷链物流技术装备升级工程。深化与德国的合作,借助“德国工业4.0”技术,提升冷链物流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加快推进统一电器与德国克莱斯车辆制造公司合资的年产800辆冷链物流智能化全程温控冷藏运输车制造及智能产品监控云平台项目,力争2018年达产。支持森源重工与深圳沃特玛公司合作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研发、制造电动冷藏车,争取尽快投产。依托中铁联运国储物流公司,整合我市机械制造等相关资源,建设包括冷链集装箱、LNG集装箱、散装货物集装箱在内的公铁多式集装箱研发制造项目和LNG冷能利用装备研发制造项目,争取早日开工建设。到2020年,全市冷物流装备产量达到1000台(套)以上。

10.冷链质量追溯、安全监管工程。构建统一、规范的冷链产品检测监管平台,完善检测监管设施设备,健全协调运作机制,面向全市冷链物流网点和企业,建立从生产源头到消费全过程的冷链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认证、追溯体系和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强化对冷链各环节温控记录和产品品质的监督、抽查,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对违法失信企业开展联合惩戒,促进生鲜农产品、食品、药品全程监控与质量安全追溯制度有效落实,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二)快递物流重点建设工程。根据全市现代物流业转型发展总体战略定位、快递物流网点空间布局和主要任务,重点实施5大快递物流工程。

1.快递物流园区建设工程。重点推进许昌空港快递专业园区和万里综合物流园快递物流专业区项目建设。到2020年,基本形成中国邮政许昌航空邮件处理中心和区域性快件处理中心,具备区域中转、分拨、集疏、配送等功能,快件日处理能力达到50万件以上。

2.城区快递终端配送工程。依托各县(市、区)电商产业园,建设城区快件处理中心(配送中心),引导快递企业进驻。鼓励快递企业与连锁商业机构、便民商业服务网点、社区服务机构及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投递服务合作,共建城市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在社区、写字楼、校园等人口相对密集的地区设置智能快件箱,鼓励快递企业使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等开展城区末端配送。到2020年,建成5个城区快递配送中心、5个校园快递综合服务站,配备300个智能快递自提柜,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突破100台。

3.“快递下乡”工程。推进三级农村邮政、快递物流节点体系建设。支持邮政公司、第三方企业在乡镇建设快递综合服务站、在村级布设村邮站等网点,开展快递业务。引导骨干快递企业利用现有供销社、超市、便利店、“万村千乡”商场等场所,设立快递服务网点。鼓励快递企业与客运企业合作,通过农村客运班线搭载快件,搭建城乡运输平台,实现全市“快递下乡”运输线路全覆盖。到2020年,建成78个乡镇快递综合服务站,1800个行政村快递物流末端服务点,实现县县可分拨、乡乡有网点、村村通快递。

4.快递设施标准化改造提升工程。支持各地规划建设标准化、规范化的快件处理中心、快件营业场所和末端服务网点。到2020年,每个县(市、区)在交通便捷的区域建设1个独立占地50亩以上的快件处理中心(配送中心),引导快递企业集聚发展;在街道办事处、乡镇按照服务半径或服务人口建设30平方米以上、具备独立空间的快递营业场所;在社区、校园、村庄设置不低于15平方米、具有独立空间、符合业务需求的快递配送公共服务点。

5.快递安全监管“绿盾”工程。完善寄递渠道安全监管手段,建设市、县两级行业安全及应急指挥平台、寄递安全敏感用户基础信息库和安全信息系统,完善寄递渠道安全监管业务机制和标准规范,建设智慧快递监管平台,督促快递物流企业百分之百落实邮件快件“收寄验视、实名收寄、过机安检”及安全生产设备配置强制性标准等制度。

(三)电商物流重点建设工程。根据全市现代物流业转型发展总体战略定位、电商物流网点空间布局和重点任务,重点实施5大电商物流工程。

1.电商交易与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工程。加强与中国(河南)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对接,支持鲜易网、冷链马甲等第三方服务平台建设,探索开展贸易大数据集成、综合指数发布、有形无形产品交易、物流数据交易标准制定等业务,探索形成引领全国、主导全球的跨境电商规则体系和指数。着力培育本土垂直电商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全国跨境电商物流大数据中心,推进政府公共信息平台、电商平台和电商物流平台等各类平台互联互通、信息开放共享。到2020年,培育形成2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电商交易与物流信息平台。

2.跨境电商物流创新工程。积极发展跨境电商+航空物流、跨境电商+中欧班列、跨境电商+特种商品口岸、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新型业态模式。完善跨境电商事前备案、事中监管、事后追溯的监管模式,逐步建立质量安全共治体系。加快许昌保税物流中心和阿里巴巴许昌仓建设,鼓励电商物流企业布局建设海外仓,创新业务模式,拓展跨境电商进出口业务。大力发展装备制造、电力电气、汽车及零部件、鲜活农产品跨境贸易,拓展出口市场。到2020年,建成10个公共海外仓,培育3家全国性跨境贸易龙头企业。

3.电商物流农村服务工程。率先在鄢陵县、长葛市等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市)开展农产品直配服务试点示范。结合电商进农村,整合利用县、乡、村现有流通资源,完善农村物流服务网点和电商物流公共仓储设施,规划建设一批农村电商物流中心、中转站。推动电商物流企业与现有流通网点合作共享,建设农村电商物流末端服务点,实现全市电商物流服务全覆盖。

4.电商物流社区服务工程。结合推进电商进社区,推动电商物流企业新建或改造社区末端综合服务平台,鼓励在校学生超过1万人的高等院校、建筑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的住宅小区配套建设“收存寄”一体的公共服务站。依托社区、学校、企业、医院、机关等单位,推广智能投递终端。到2020年,全市建成500个社区电商综合服务站点。

5.电商物流与制造业协同发展工程。在装备制造、电力电气、汽车及零部件等领域,推动大型制造企业依托电商物流网络开展综合集成制造和分销配送。在电子信息、通信、精密仪器等领域,推动一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通过物流外包优化生产流程。在服装、电子、建材、家居、工艺品等领域,推动终端消费品制造企业探索网络直销等发展模式,依托电商物流网络提供试穿试用、退换货、产品功能展示等特色服务。依托产业集聚区、大宗资源性商品集散地,建设或提升改造17个具有工业品公共外仓、加工配送中心和大宗商品电商交易指定交割仓库功能的物流园区,覆盖全市所有百亿级产业集群和大宗商品。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规划组织实施。市政府成立许昌市现代物流业转型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许昌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办公室”牌子),统筹协调推进全市现代物流转型发展规划各项任务的落实,及时协调解决规划实施中的重大问题。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编制一个规划、制定一套方案、完善一套政策、实施一批项目”的要求,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加强协调联动,强化政策、项目落实,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二)完善政策保障体系。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全面落实国家、省和我市有关物流业发展的各项扶持政策,针对现代物流业转型发展中的关键环节和瓶颈制约,尽快制定完善财税、金融、用地、环保、价格、运输通行等方面的政策措施,破解体制机制障碍,营造良好发展环境。重点研究利用省级600亿元产业集聚区发展专项基金和我市设立产业发展基金的政策措施,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快速发展。

(三)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按照省市县联动、部门协同、动态调整、滚动实施的原则,建立市级和县级现代物流转型发展规划重点项目库。对入库项目,各类扶持资金、产业投资基金优先支持,并在用地、审批、证照办理方面予以倾斜。对省级和市级重点物流项目,实行联审联批,逐个建立推进台账,明确建设内容、时间节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严格按规定的时间节点推进。新建项目要严格依据土地利用等相关规划选址,避让永久基本农田。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帮助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实际问题,推动项目顺利实施。

(四)创新多式联运模式。以公铁联运、陆空联运为重点,完善多式联运站场设施和移动集装箱等设备,构建多式联运标准体系,建设多式联运信息平台,理顺管理体制,建立运行机制,创新运营与监管模式,探索多式联运的“许昌方案”,为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夯实基础、提供支撑。

(五)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把现代物流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引进列入“许昌英才计划”,予以重点支持。鼓励和支持许昌学院、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各类职业技术学校设置现代物流相关专业和课程,加快各类实用型专业人才培养。大力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模式,支持校企联合建立现代物流实训基地,扩大现代物流实用型人才培养规模。

(六)强化督导考核与激励。建立现代物流业转型发展工作督查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考评机制,对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确定的重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全程督导,适时组织实施第三方评估考核,督查考核结果排序通报。建立现代物流行业统计制度,研究制订冷链物流行业统计分类标准和指标体系,加强对现代物流企业运营绩效的统计监测与考核。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依据综合考核结果,奖优罚劣,鼓励先进,鞭策落后,调动全市各级各部门支持转型发展的主观能动性,重奖绩效显著、贡献突出物流业企业,激发企业创新发展活力。

我们的承诺:
16年品牌,更保证信誉;
顶级才智,更专业规范;
专家对话,更直接及时;
相比价格,更超值划算;
上千案例,更贴近实用!
[首 页] [返回] [留言板] [打印]
最新公告
· 中央空调研发制造基地项目可行.
· 防坠落安全绳带建设项目可行性.
· 新型保护装饰膜纳米水基釉生产.
· 粮库高大平房仓工程项目可行性.
· 年产200万吨水泥粉磨生产线技改.
· 昆虫生态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
关于我们
老木一支笔,顶级甲级工程咨询资质单位!具有发改委颁布的甲级工程咨询资质证书,专业:农业,轻工,食品,机械,建筑,建材,医药,化工,冶金,旅游,电子,纺织,能源,节能,市政,人防,综合经济等,资质高,专业多,通过率高!
独家优势
可信可靠:16年品牌不变,更保证信誉
一流专家:顶级才智锤炼,更专业规范
业务拓展:一站式全服务,更全面广泛
服务到位:专家在线对话,更直接及时
收费合理:相比价格合理,更超值划算
成功率高:上千案例积累,更贴近实用
可行性研究报告
· 可行性研究报告
· 可行性报告
· 可行性分析报告
· 可研报告
· 可行性论证报告
·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建议书
· 项目建议书
· 工程项目建议书
· 投资项目建议书
· 房地产项目建议书
· 农业项目建议书
· 医院项目建议书
项目申请报告
· 项目申请报告
· 发改委立项报告
· 用地申请报告
· 立项申请报告
· 项目申请书
· 立项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 资金申请报告
· 财政资金申请报告
· 专项资金申请报告
· 融资报告
· 企业融资计划
商业计划书
· 商业计划书
· 融资计划书
· 投资计划书
· 项目计划书
· 创业计划书
风险评估报告
· 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投资风险评估报告
· 项目数据分析报告
· 投融资综合分析报告
· 项目稳定回报论证报告
项目评估报告
· 项目评估报告
· 投资分析报告
· 项目论证报告
· 项目分析报告
· 项目投资报告
环境评价报告
· 环境评价报告
· 环评报告书
· 环评报告表
节能评估报告
· 节能评估报告
· 节能评估报告表
· 节能评估报告书
新闻中心 | 专家专栏 | 行业专栏 | 资讯专栏 | 投资政策 | 产业政策 | 各地政策 | 山东政策 | 技术标准 | 销售中心 | 联系我们 | 收费问答 | 在线留言
版权所有:济南麦肯锦鸿管理咨询中心 · 国内着名品牌,16年诚信不变,专业品质锤炼,值得信赖托付!
总部接待地址:山东省济南市文化东路29号三箭吉祥苑C座1-1104 网址:http://www.laomu8.com
山东总部:0531-88931929 15069190968 邮箱:laomu8@163.com QQ:353351933
旗下:可行性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 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
Copyright@2006-2021 laomu8.com. 鲁ICP备09069317号-1 鲁公网安备37010202000599号
本站关键词:可行性报告,可研,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项目建议书,项目申请报告,资金申请报告,商业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