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煤集团收购抬船路港,让早已经悄然进行的煤企大规模“自救行动”浮出了冰山一角。从煤运合一到多元化经营,中国煤企日益走向成熟。
依江而存的武汉物流企业最近“有点烦”。
自9月25日始,三峡工程船闸实行单向通航,为期一年——这意味着长江运能陡降至六成。运能偏紧,战略地位突出的武汉港必将上演惨烈的企业生死竞合。
当然,也有不少人在“偷着乐”,河南平顶山煤业集团公司(下称“平煤集团”)副总经理万善福就算一个。
“挟港自重”
早在一年之前,平煤集团便拿下了武汉地区最大的煤运港口——抬船路港的控制权。
2005年6月,平煤集团、湖北省燃料总公司、湖北省煤炭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三方签约,由平煤集团出资51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51%)重组控股湖北省燃料总公司抬船路港埠分公司,改制设立湖北平鄂煤港有限责任公司。
“这将使平煤集团煤场向前延伸500公里,使平煤集团资源更加贴近市场和用户。”多了“湖北平鄂煤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头衔的万善福,近日如此评价这次并购的意义。
10月27日,抬船路港重组已至收官阶段,平煤集团才公开披露此事,其刻意低调立即引来一片惊呼。
不过,平煤并非是第一个吃蟹者。
1997年,神华集团投资建设河北黄骅港,成立神华黄骅港务有限责任公司并持股63.3%——位居我国“西煤东运”第二大通道出海口的黄骅港自此归于神华麾下;2005年1月,山西晋城煤业集团对徐州港务集团增资扩股,斥资1.3亿建设徐州煤炭配送和物流港口,旨在打造晋煤集团抢占华东市场的“桥头堡”;是年10月,河南永城煤业集团与徐州港务集团共同出资,成立徐州孟家沟西港港务有限公司,正是为了打通煤炭新水运出口……
“这是在当前铁路运力紧缺情况下的自救。”中部煤炭市场副总编辑李朝林如此评价。
“让开大路”
“目前铁路仍是煤炭运输的主要方式,占据着煤炭运输量的70%以上。”11月10日,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工业处处长刘中林向《中国经济周刊》分析。此外,来自麦肯锡(McKinsey)的报告指出,中国煤炭运输成本已占到煤炭总成本的57%。
“去年煤炭企业的装车申请满足率不足60%,运输高峰期间仅有30%,国内因此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现象:一方面是大量的煤炭库存量上升,另一方面却出现了全国性的煤荒、电荒……”提及煤企“自救”背景,刘中林如是说。
而今年4月,全国铁路货运价格的调整意味着煤企不仅要破解“运输难”,还要直面物流成本上升带来的巨大挑战;9月15日,国家又调整部分商品进出口税率,煤炭等一些资源性商品被取消出口退税,同时降低进口税率。
重压之下,以“老办法”赚钱的煤企开始了群体性、多方向的“自救”。“在山西、河南等煤炭大省,许多大型煤炭企业正在构建煤、电、铝和煤、焦、化等产业链条,非煤产业已开始在煤炭企业经营中占据重要位置。”高盛管理顾问(郑州)有限公司总经理冯梓恒告诉《中国经济周刊》,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产品增值,实现多元化发展,也是煤企提高抗风险能力、培育利润增长点的一件利器。
多元化之虞
“煤炭企业的发展战略以煤炭为基础,向电力、化工和其他矿业扩张是符合实际的。”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工业处处长刘中林认为,发展煤基多元化,创造新的发展领域,不仅能促进环境保护,而且能有效提升煤炭及其加工产品的商业价值,形成新的生产力和赢利模式。因此,政府应出台更多优惠政策给予扶持。
“通过实现产业链的拓展,借助于煤、电、铝或煤、焦、化等产业链的延伸抵御行业周期风险,获得垂直一体化的成本优势未来将是很多大型煤炭集团的成功战略。”冯梓恒则从管理的角度建言。
当然,煤炭企业多元发展亦存风险,一个被慎行者“引以为戒”的故事是,在业内颇有名气的金牛能源、上海能源早已涉足这些领域,却并没有从中取得实际效益。
“我们对于河南省属国有煤炭企业多元化的指导方针是‘以煤为主,适度相关多元化’,企业主业与相关产业的投资比例应为3∶1,并且在并购上要注意‘适度’和‘相关’原则。” 谈及多元化的风险规避,河南省国资委的一位官员坦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