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经济 2005年,大连市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90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10亿元,增长55%;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1.4亿元,可比增长18.7%;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2亿元,增长13.5%;完成自营出口124.3亿美元,增长22.4%;实际利用外资30亿美元,增长36.4%;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3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00元,分别增长15%和15.6%。 工业经济 大连市2005年完成包括重工起重铸钢扩容改造等373个项目,全年完成工业投资367亿元,比上年增长89%。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2491亿元,增长23%,增加值增长21.2%。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320亿元,增长30.7%。“四个基地”产业带动作用强劲,完成总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74.5%,增长23.4%。大连产权交易所成为省级交易中心。 合资合作 2005年,大连市抢抓机遇,强化招商,对外开放再上新台阶。充分利用国办36号文件的优惠政策,强化招商引资工作。承办了“WTO小型部长会议”等20多个大型国际会议,举办了“韩国重点工业园区招商说明会”等30多个大型经贸活动,接待了70多个国家和地区重要经贸团组400多个,客商10多万人次,引进外商投资企业1058家,其中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235家,跨国公司投资明显增加,德国大众等17家世界500强企业在连新办了19家企业。新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研发中心、投资性公司24家。服务业利用外资取得新突破,新批服务业外资项目421个,合同外资18.5亿美元。全年举办各类展会123个,成交额323亿元。 大连是中国东北地区的金融中心和外汇结算中心,全市有分行级(分公司)以上中外金融机构63家,外资金融机构22家。8家外资银行和2家外资保险公司在大连营业,12家外资银行和保险公司在大连设立代表处。在8家外资银行中有7家获准开办人民币业务、3家开办全面外汇业务。大连商品交易所大豆期货交易量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交通优势
大连东濒黄海,西临渤海,南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北依资源丰富、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发达、进出口需求旺盛的东北和内蒙古东部的广大腹地,与日本、韩国、朝鲜及俄罗斯的远东地区相邻,地处东北亚经济区的中心区域,既是我国环渤海地区和辽东半岛沿岸港城通往国外的最近点,也是东北亚区域进入太平洋,面向世界的最便捷的海上门户。大连海、陆、空、铁、管各种运输方式齐全,已形成具有较强运输能力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正在全面提速。截止2005年,大连市连续第五年荣获全国畅通工程评比第一名。
大连已形成由新改扩建的沈大高速公路和即将竣工通车的丹大高速公路为主的对外公路大动脉和以国省干线公路为主骨架的市域公路网。市区与各区市县,除长海县以外,均以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连接,全市乡镇全部通油路,行政村全部通公路。长途客运乡镇通车率为100%,行政村通车率达到98.9%。市区交通便利,全市共有公交线路105条,其中快轨交通线路1条、有轨电车线路3条、无轨电车线路1条。所有城市公交线路均实行无人售票,各种公共交通客运车辆均可使用明珠公用IC卡。大连至金石滩全长49公里的快速轨道交通线路的建成通车,增添了新的交通运输方式。出租汽车行业管理和服务走在全国前列。道路货运行业管理科学规范,汽车维修救援网络完善。
大连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国际航运枢纽和国际物流中心。大连港与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有着贸易往来,承担了东北地区70%以上的海运货物和90%以上的集装箱运输。2005年,大连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7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68.6万标箱。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开通国际航线31条,与15个国家和地区的78个城市通航;开通国内航线70条。大连是东北地区最大的客货空运基地。空港旅客吞吐量达到541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3万吨。30万吨级原油码头和30万吨级进口矿石码头竣工投入使用,港口功能进一步提升。1200万吨吞吐能力的北良码头、100万吨国家粮食储备库及大连商品交易所和北方国际粮食物流中心,形成了集储藏、物流、期货现货交易为一体的亚洲最大的粮食集散地。即将开通的烟大火车轮渡将使东北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经贸往来更加便捷。
2005年,大连市政府按照《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规划》,加大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50个港口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航运交易市场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大连港东部港区搬迁全面启动。大连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7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68.6万标箱。周水子机场军转民工作取得突破,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完工,新开通国际航线12条,空港旅客吞吐量达到541万人次。
人才优势
大连市内汇聚了多所国内外知名院校,包括大连理工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大连轻工学院、大连大学、大连医科大学等。多年来,这些高等学府为东北三省乃至全国的各项事业建设输送了大批实用型、复合型人才,自身的大学城建设也已经初具规模。 经各级政府的努力,大连城乡办学条件和教育水平不断提高,高中阶段新生入学率达到91.5%。2005年,大连市政府设立1000万元专项资金推进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拨款2300万元专项补助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投入8000万元,初步建成了覆盖全市的远程教育网络,中小学信息化工程取得重要进展。旅顺大学园配套工程基本完成,辽师大新校区、沈阳音乐学院和鲁迅美术学院大连校区开工建设。 大连市政府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2005年引进海内外人才1.6万人,完成国家引智项目94个,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万人次。全年实施科技计划项目462项,申请专利5573件,获国家和省科技进步奖54项。首次设立了最高科学技术奖和科学技术功勋奖。清华光洋数控技术工程化联合实验室成立。大连市已经成为全国首家软件版权保护示范城市。
环境优势
大连市地处欧亚大陆东岸,中国东北辽东半岛最南端,位于东经120度58分至123度31、北纬38度43分至40度10分之间,东濒黄海,西临渤海,南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北依辽阔的东北平原。是东北、华北、华东以及世界各地的海上门户,是重要的港口、贸易、工业、旅游城市。全市总面积12574平方公里,其中老市区面积2415平方公里。
大连市位于北半球的暖温带地区,具有海洋性特点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
大连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夏无酷暑、冬无严寒,依山傍海,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城市功能完善,人文景观丰富。南部海滨国家风景名胜区、旅顺口国家风景名胜区、金石滩国家风景名胜区等享誉海内外。全市拥有旅游星级饭店155家,旅行社360家。2005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10亿元。大连会展业发达,每年举办各类展会100多个,成交额300多亿元,近年先后成功举办了世界华人保险大会、第五届亚欧经济部长会议和WTO非正式小型部长会议。
为加快城市建设,改善城市环境,大连市委、市政府做了大量举措。2005年,大连市政府按照《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城市综合功能全面提升。全市安排城建重点项目162项,完成109项,实现投资额200亿元。生态环境建设及保护力度加大,启动了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老虎滩和泉水2座污水处理厂建成,凌水河等4座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城区新增绿地90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2.3%。全年接待海外游客6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4亿美元,旅游总收入210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