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地区
2007年东部地区一方面继续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整的政策措施,另一方面突出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这条主线。
·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步伐,优化产业结构
首先,提高产业进入门槛。对不符合规定的产业要严格禁止进入到本区域内。第二,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充分运用多种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第三,积极争取两税合一的试点。为国内外的企业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加快企业技术升级的步伐。第四,充分利用港口优势、资本市场发达的优势,大力发展港口物流业和金融保险业等现代服务业,提升东部地区对内地的服务功能。
·顺应经济发展趋势,适时启动城市群的规划
为更好地发挥对经济发展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加强城市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避免城市群内部的过度竞争,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建议适时启动各城市群的规划,明确各城市的功能定位,以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
·加强重点区域水污染防治,推进环境污染治理和节能降耗
东部地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也在加剧,尤其是水环境污染和土地污染不容忽视。在优化产业结构的同时,加大水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并采取有力措施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
西部地区
·继续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完善退耕还林政策,进一步推进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以及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工程,加大荒漠化和石漠化治理力度。突出加强基本口粮田建设,积极发展后续产业,妥善解决好特殊困难地区退耕农户的吃饭、烧柴和长远生计等问题。加强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和建设。
·加强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改善公共服务
进一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继续实施“两基”攻坚计划,巩固和发展九年义务教育成果。加强职业教育和根据市场需求培养职业技能,切实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强对特殊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建议继续加大西部地区社会事业投入,尽可能在资金、政策方面给予更多支持。
·支持优势特色产业
发展支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加大对特色优势产业如能源及化工、重要矿产开发等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西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另外,还要推动资源产业的市场化改革,创新高耗能产业的发展机制。在西部地区,加快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影响的特色资源加工和优势产业发展基地,支持油气、煤炭、水电等能源开发、重要矿产开发及加工、特色农牧业及加工、特色旅游及文化产业等特色优势产业的培育壮大,增强西部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
·发展边疆经济,规划发展向西开放的基地
目前正在建设包括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公路在内的数条区域交通走廊,中-吉-乌铁路、中-蒙-俄公路等更多的线路也在拟议之中。在能源领域,区域合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果。目前部分中亚国家的输电项目或输气项目已经进入实施阶段。建议从国际合作入手,促进国内合作,东西联合办好边境经济合作区。积极发展同邻国的边境贸易。以新疆为基地,促进与中亚国家的合作,利用新亚欧大陆桥,与中亚国家共同开拓欧洲市场。
东北地区
·围绕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继续推进农业发展
继续抓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大型商品粮基地、种子工程、植保工程等重大农业项目建设。加快发展现代化畜牧水产养殖,扶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充分发挥农垦系统的优势和示范带动作用,搞好农业综合开发,支持农垦系统更新农用飞机和大型农业机具,率先建成现代化垦区。
·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和减负
继续推进国有资本有进有退的战略性调整,增强国有经济的带动作用,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益,形成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集团。继续推动国有企业改革,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大型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吸引外资特别是吸引国外战略投资者参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继续减免困难国有企业的历史欠税、金融欠息。进一步推进社会保障工作,切实保障退休职工的养老问题,并大幅度减轻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社会保障负担问题。
·搞好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和采煤沉陷区治理、棚户区改造
鼓励资源枯竭型城市大力发展接续产业,创造条件将其发展为区域性经济中心,国家在税收和信贷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加大采煤沉陷区治理力度,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加强对深部采空区、特大型矿坑等对地质结构、地下水文等造成的危害及治理的基础性研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矿山环境治理,采取以工代赈等方式实施地质灾害修复工程,将采煤沉陷区和废渣堆积地等易发地质灾害的区域改造成休闲和旅游景点。
积极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不断改善职工生活条件。要多方筹集资金,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银行支持、财政补助、群众参与的原则,积极筹措落实改造资金。
中部地区
·加强农业生产基地建设
中部地区要继续加强粮食主产区生产能力建设,以稳定粮食种植面积为基础,提高粮食单产水平为目标,不断增加粮食产量和改善粮食的品质。要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加固改造病险水库,完善灌溉体系,改造低产农田。要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重点在“多予”与“放活”两个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探索包括农机具补贴、良种补贴、龙头企业培育、种养殖基地建设在内的各种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支农措施,并不断加大支农力度,拓展支农范围。在利益共享的前提下,探索建立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粮食主产区与粮食销区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调动中部地区的种粮积极性。
·振兴中部地区老工业基地
中部地区结合国家有关振兴中部地区老工业基地的政策,在增值税转型、厂办大集体改革和社会保障等方面重点突破,研究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抓紧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和实施办法。
★了解更多,敬请浏览 首 页 >>> |